from Leonardo Dicaprio主演的the Beach-我最爱的电影之一

Bangkok-first stop on the backpacker trail.On Richard's first night in a hostel a mysterious traveller slits his own wrists,leaving Richard a map to 'the Beach'.

Monday, May 3, 2010

浓浓的人情味-泗湾岛凤山宫妈祖出游 (Sungai Rengit - Mazu temple festival)

每次观看旅游节目,介绍像巴西的嘉年华,泰国的泼水节,还有日本各式各样的游行或祭典等,都觉得很好玩,为何我们总爱花钱去参加别人的节日呢?难道外国的月亮真的比较圆吗?因我是无神论,所以对村子的神庙庆典也常常抱着看看就好的态度,也许是闷了太久,连我妈都觉得很不可思议?我竟然加入了这每三年一次的妈祖游神。
根据记载,妈祖始于宋朝期间,出世时并不像其他婴儿般大声哭闹,满月后也是如此,所以取名-林默,而大多数的人则会称呼他-默娘。林默精通医学,更能预知天气和未来,还经常帮助渔民脱困,之所以,非常受到渔民的爱戴。他在二十八岁时就去世,人民为了纪念,就在湄州(中国南部)兴建神庙。
这应该就是千里眼将军。
每当船只遇难时,渔民就会祈求妈祖相救。传说中,妈祖会提着灯笼或化成一道红光为渔民指引方向,很快的,神迹就传遍开来,间接的就被封为海上的守护神。妈祖拥有两大左右护法-千里眼将军和顺风耳将军,之所以多数的妈祖庙里也供奉着他们。
像这类游行必须动用很多时间,金钱,物资,劳力与心思去筹备,传统上也会请示神民来决定每年的筹委会主席和头家们。
泗湾还是个很乡下的渔村,也有很多以海为生的村民,人口虽不多,但甘榜的凝聚力却很深,所以大家在这时都会不分你我,义务的作出贡献,有钱的出钱,有力的出力。这可是一项全家出动的大好日子,像我们这些游子也会尽量抽空回去凑凑热闹。
天气炎热,妈妈团们都会不时的分派冷饮。
通常主办单位都会选好日子,并聘请歌仔戏或歌台来表演(大概五天)。在这几天里,男女老幼都会聚集在庙会,吃吃喝喝,叙叙旧。正日(多数在周末),神庙就会举办宴会,投标福物,以筹集日常所需的开销。而我儿时的记忆呢?只记得那时还没路灯,我和姐就拿着手电筒,冒着被狗咬的危机去看大戏。到了那儿就可以大口喝着汽水,大口吃些零嘴和宵夜,大玩特玩。
善信们一早就开始聚集在该处等待工作分配,我和童年玩伴(阿强)吃了早点后就准备挑战那最刺激又最难控制的主轿。这护送妈祖的轿子每个角落都绑着一条扁担,必须由八个人才能抬起,由于是新手,体力又不好,所以只好在旁打打杂,备用。这可是一场体力跟耐力的考验(十几公里要走),虽有医疗团队跟随,但最重要的还是避免受伤,安全第一。
这以间接变成村里男孩的成年礼,一个男人展现气魄的舞台,所以当游行对伍经过大街时,大伙儿就会使劲全力拚命摇晃,拼命转圈,拚命奔跑,同时造成好多人跌倒或挂彩。轿子为何会如此精彩?也许是大家想要表演的欲望,又或者像老人家所相信的神力,见仁见智。记得那天总共有三座轿子出游,所以年轻人就从较小型的轿子磨练。
华人的庆典,一定会有舞狮舞龙。
长长的游行队伍从泗湾的街头排到街尾,人挤人,好热闹。
小孩也玩的不亦乐乎。
已经进化的八仙过海,还是喜欢从前踩着高跷的版本。
那天最受欢迎的非电音三太子莫属。
全村的罗厘都出动了,有载人的啦,载冰琪淋的啦,载面包的啦,应有尽有,全都免费。
很佩服这两个uncle,娱人娱己,人就是要活得豁达一点。
在这时大家有说有笑,打打闹闹也比较轻松,我才鼓起用气,拚了!游客不时会穿梭其中,形成非常有趣的对比画面。
在海边迎接马祖金身。
到达了。
祭拜后又要继续走回那漫漫长路。
回程时才是真正的考验,此时的我也熟练了许多,但大家似乎也以到了极限,更换的次数更频密了,害得我这半桶水的也要硬着头皮苦撑。不过,这可是我最爱和最感动的时刻(让我想起年少篮球赛的队友们),虽乡下的人会来得比较内向害羞,但大家还是互相激励,打气和照应,那时的氛围和男人间的团队精神,是很难解释的。虽然腰酸背痛了几天,脚还起泡,但下一届,我还是会再参加。
回到神庙时又是疯狂的奔啊!转啊!摇啊!而我们呢?则躲在一旁享受untie们准备的午餐,补充体力。哇!很可爱的美眉,发啦!
photograph taken by : Sungai Rengit villager's